第T06版:大连高新区20周年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大连日报首页 > 2011年4月21日 星期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20年·这些人

126000人才
会聚高新产业创新潮

本报记者 曲琦













    高科技产业是以人才的智力为主要资源、创新为主要特色的知识产业。作为高新企业聚集地的大连高新区,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为了不让人才难题制约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在日后的快速发展,大连高新区未雨绸缪,多管齐下,于是,有了连续多年远赴海外招聘高端人才的重大举措——悉尼、旧金山、温哥华、东京、大阪等地都留下了高新区人广纳贤才的足迹;区内鼓励软件学院培养双学位的复合型软件人才,带动了大连22所高等院校开设IT相关专业100多个,吸引了美国IBM、HP、微软等国际知名企业来大连开展职业IT人才教育培训。2010年海创周上升为国家级,品牌效应蜚声海内外。首批“海创工程”获选者中,有1位学子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目前,全区拥有各类本科以上专业人才12.6万人,每万人本科以上人才占有率达70%以上。

    高新区里最重要的结构便是“高新型人才”构成,能否“筑好巢引凤归”,则是一切发展的原点。2008年以来,高新区发放软件高级人才奖励两亿多元、安家补贴163万元,为软件人才提供限价房700余套,有5000余人享受政策资助;针对大学生就业发放特别岗位补贴230万元,直接带动6100多名大学毕业生就业。

    20年过去了,高新区为难以数计的人才提供了实现理想、体现价值的空间和机遇,真正实现全球智慧为我所用。

    七十万创新基金撬起的成功

    人物名片:大连贝斯特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文强

    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最艰难的就是资金筹措和对政策的了解空白。创业者孙文强最艰难之时,依赖于区内提供的诸多优惠政策和基金扶持,谋得生存发展的机会。孙文强的故事,是区内诸多海归创业者共同的发展脉络,他们异域归来,在这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2010年,留日硕士孙文强和留韩博士孙文力两兄弟掌舵的大连贝斯特电子有限公司获得中国百家最具成长性企业的称号,这是他们创业的第七个年头,从当年全部身家的7万元,到如今年营业额近亿元,占据了国内近七成港口的引航系统之份额,业内声名显赫。

    创业之初,他们的公司坐落于百合山庄的一栋民宅里,整整一年的时间,没接到一个订单,剩下的钱越来越少。第二年春天,马上就要给员工们发工资时,账面上只有2000元。这大概是孙文强经历的最为寒冷的一个春天——尽管周遭一片生机勃勃,他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无力感,“去哪借钱?拿什么给员工发工资?还能坚持多久?”

    就在这时,一大笔资金从天而降——70万元的国家科技创新基金,一下子解决了公司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有了这笔钱,可以继续研发项目,公司才有了良性发展的可能。“如今,账面上的资金可能是当时的1万倍,可是,它们给予我的心理满足感,远远没有当年那70万透彻心扉。”孙文强感叹道。

    久旱逢甘露,这一大笔研发基金的及时现身,完全依赖于区内相关工作人员在申请过程中的全程参与。“我们兄弟俩都是做研究出身的,没有公司管理经验,更没精力去琢磨那些专业的项目研发申请。这些年来,区里一直为各类创业者搜集相关资讯,竭力把企业的研究项目推荐到国家层面,并给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比如,某个科研申报会在什么时间截止申请?创业者应该准备哪些详细的资料?在哪一类项目上的胜算更大?甚至用什么规格的纸张、哪种写法的字体都有准确提示……”孙文强说,这些信息,就是公司生存发展的绝好机会,他们享用过中小企业免税政策、园区减免租金、各种利率贴息政策……

    在贝斯特提供给记者的一张表格上,赫然罗列着他们获得过的各种研发扶持基金——2004年,国家科技创新基金,70万元;2005年,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20万元;2005年,高新区科技计划,15万元;2006年,大连市软件专项,15万元;2006年,大连市科技计划,20万元;2007年,大连市科技计划,20万元;2008年,国家科技创新基金,70万元;2008年,高新区科技计划,20万元;2008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发展专项,20万元……

    正是这些优越的外埠资源,成就了贝斯特从不见经传,甚至面临生存危机的小公司,一步步渡过难关,发展到了今天——购得45亩用地,在建24,000多平方米的厂房,60多名员工,平均每个人为公司创造产值上百万。

    从科研到创业的回归

    人物名片:大连蓝德奥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易翠林

    放弃德国高薪工作和别墅洋房,2008年,海归女博士易翠林回国创业。最难就是创建初期,连怎么注册公司都不知道,习惯了做研究的她此刻要面对公司运营、产品推广、员工管理等等。从实验室人员到商界老总,易翠林的故事值得更多海归共享。

    博士学位、德国国籍、花园洋房、安逸闲适……易翠林还是一咬牙舍弃了这一切,2008年回国创办生物科技公司。

    其实有很多选择,北京、上海、重庆、长春、沈阳等城市都向这位学识渊博的海归博士频频招手,最终她落户大连,是基于这个城市美奂的风景和高新区提供的一系列优惠条件。“创业之前,信心很足,以为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入门以后才发现,创业的确要比在实验室做研究复杂很多。”

    对于海归女博士来说,陌生感是横亘眼前的首要难点。“工商税务的大门冲哪个方向都不知道?”好在,高新区创业中心的工作人员及时出现,还带来一个表格,上面细致罗列着开公司的注册流程及需提供的材料,待准备齐全后,区里还会派专人陪同办理,随时解决各种难题。

    杂糅着德国人的做事态度和思维方式,易翠林的公司开张,她没有追求规模,小资金小投入,量力而行。易翠林没给产品打广告,也没进驻商场,只是设立两个会员服务中心,靠回头客的口碑营销,销量一直稳步提升。“我有心理准备,一个好产品没有十年八年的耐心投入,是做不出来的,况且,我对这份研究多年的成果充满信心。”

    在高新区内,她建立了一个439平方米的多功能研发中心,有空就呆在那里,潜心研制新项目,与瓶瓶罐罐打交道是她很享受的幸福时刻。公司扩大以后,面对的问题更杂了,“从科研人员到企业老板,这个转型过程里,需要重新装备太多的方法和规则——财务收支、员工团队、人事管理……”她报了上海交通大学的MBA,每个月都在学习各种管理知识。

    回忆起当年的冲劲和困难,易翠林如今会有一种历尽千帆后的平静。海归、博士、老总……各种身份之中,她最喜欢的仍是“母亲”和“妻子”,“每天早上,我一定会送小儿子去学校,事情再多也要争取晚上6点钟回家做晚餐。老公更忙,我对他说,你随时可以出差,家里有我呢!”海归博士易翠林,事业和家庭都没耽搁。

    在两个“课堂”里收获

    人物名片:大连格罗贝斯市场研究咨询有限公司创办人刘李涛

    如何当一名称职的老板?怎样看懂财务报表?在大学生创业者刘李涛那里,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去年,仅区内大连留学人员创业园就为区内各类层次的创业者和工作人员提供了34场讲座,近4000人次在课程中受益。

    直观服务的创领者

    2005年,肖迪创办了大连博涛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那时他的“正经”身份是大连理工大学的教师。两年过去,公司始终业绩平平,一开始投入的几十万元用光了,没钱发工资,肖迪咬咬牙,卖了一栋100多万元的房子。

    奋斗,听起来是那么富有动感和激情的美丽词汇,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知道,能将这两个字精彩演绎,是一件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抵达至成功的征程。

    当年,没钱租房,办公室都是高新区免费提供的。刚创业时公司只有十几个人,一大半都是大工毕业的,他们有心智相通的灵性,有豪迈亮丽的期许,那些锐气的理想、冲劲、韧性等等,成为小公司里最大的财富。然而,幸福员工的背后,是肖迪肩头层叠的压力——项目、合同、市场、工资、管理、技术……

    背负着大理想的小公司,到哪里寻找订单?被逼到墙角的博涛给国际上一切业务相关的公司发邮件打电话,自我介绍,即使效率低下——每发出100封邮件,最终只有一两家公司肯提供合作机会。就在寻找市场的磨砺中,博涛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避开动画作品的高门槛竞争,转而进行动漫服务业。

    “比如,宝马公司想展示未来生产线,以往只能用图纸表达各种工序,我们则用动画来展示那些灵巧的机器手是如何工作的。”最近,博涛又拿下了中石油的大单子——以往该公司装配一台发动机需要3个月,是工人们一点点啃图纸做出来的。现在,用动画演绎,仅仅几分钟,那些繁复的步骤被诙谐幽默地直观展示,厚厚一摞子图纸再也派不上用场。这就是多媒体的力量,将图纸上的创意转化为鲜活有趣的现实。

    如今,他们已经有了两三千平方米的三层办公楼,员工从十几人增至两百多。作为园区动漫产业的孵化器,目前,博涛正在进行新三板上市的筹备工作,“我们计划进行用股权激励,员工们置身同一条船上,向共同的目标迈进!”

    20年时间,大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知识精英走了出来,像肖迪一样,选择了“做学问”和“做官”之外的第三条路——“实业兴邦”,他们将智慧转化为财富,成就了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写就高新区内一段段感心动耳、荡气回肠的创业传奇。

    人物名片:博涛多媒体董事长肖迪

    5年时间,博涛多媒体公司完成从小作坊向标准化公司的转变,创办人肖迪完成了从高校教师到优秀CEO的转身。博涛成为区内唯一一家即将上市的动漫企业,创业产业激烈竞争中,它代表着动漫走向工业化的悄然蝶变。

    用才智创造奇迹

    人物名片:英极软件开发(大连)有限公司总裁徐跃平

    月薪两万多元的员工,在英极里并不是少数,他们高知、高智,为大连软件行业的世界知名添砖加瓦。目前,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拥有大学以上软件专业人才近5万名,拥有博士814名、硕士4997名,建立了11个博士后工作站,软件人才每年增加1万人以上。

    徐跃平在高新区有一个如雷贯耳的称号——“海归第一人”。1982年,21岁的他毕业于东北大学,5年后留学日本,随后,在那里注册了自己的公司。2000年,已经建立了机械、石材等多家公司的徐跃平,基于对软件公司的判断,决定回国投身IT产业。那年10月,在高新区的热情邀请和政策扶持下,英极在这里诞生,而且是全区最早入驻的软件企业,办公地点在创业大厦一楼,环顾左右,视线所及都是黄土漫天的平地。

    作为本土优秀的软件成长企业代表,英极也途经了许多坎坷,比如,刚刚创业就遭遇项目失败、平稳发展后又面临经济危机、日本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之时又遭遇了日本大地震等等。不过,顺利渡过这些难关之后,徐跃平最大的感慨是,人才是软件业的真正核心所在。“公司里不乏月收入一两万的高端软件人才,高新区的同业企业对这种高层次人才也始终是热需的状态。这充分证明‘才智’创造出的生产力,远在传统制造业的数倍之上。”

    英极遭遇最惨痛的滑铁卢是对日本金融软件开发上经验技术和水平的缺乏,刚起步,400多万元的投资全部打了水漂。徐跃平说,软件企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很多同行在成长过程中,都交过或多或少的学费。后来,徐跃平常驻日本,积极了解客户需求,随时调整发展方向;他们还把员工派驻到国外,视野面向国际,产品靶向客户。

    今年3月底,高新区人才招聘世界巡回展在澳大利亚进行,英极软件副总裁姚嘉媛随队出行,还得到区里提供的1万元考察补贴。看过了澳洲优良的投资环境时,她很兴奋。“目前,公司98%的业务都是出口日本,地震后,大家深深意识到,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高新区的软件企业和软件人,早已走出大连走向世界,他们被驻扎在日本、美国、欧洲、澳洲,以一名高新人的身份,向世界证明,在智力输出这一领域,大连人才储备雄厚,冲劲十足。

    高新区里的快乐生活

    人物名片:大连软件园业务解决方案中心日本业务总监三上吉彦

    8年前,从日本来的三上吉彦开始了与高新区的亲密接触,如今,70岁的他仍快乐工作。仅软件园内部,就有上千位老外在此安营扎寨、安居乐业。“生态环境国际化”一直是高新区重要战略之一,也是区别于其他区域的独特生态内核。

    “你知道怎么从这里坐公交车到大黑石吗?”滔滔不绝的三上吉彦突然问了这一句,记者、翻译和另一位工作人员面面相觑。显然,三上很得意,用不太流畅的汉语说:“从这里做23路到火车站,然后是建设街到大黑石的公交……”看到我们恍然大悟的样子,他又赶忙“夸赞”自己一下:“我比大连人还知道大连,一个人出去都不会迷路,因为我心中有一份城市地图。”

    很难想象,记者眼前的三上吉彦,今年已经70岁了,不过,见了他之后,估计谁都不会把他叫做古稀老人,无论是从外貌、谈吐还是工作活力以及心理年龄。

    2001年,他从IBM退休,成为大连外国语学院的日语教师。2002年,IBM来大陆考察,三上陪同,和大连软件园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随即,他应邀至大连软件园工作,成为园内日本业务总监。

    一个外资企业从洽谈到入驻,往往需要三四年的时间,三上这位远来的客人,呼朋结伴,积极与世界著名的软件公司联系,告诉对方,这里的未来多么值得期待。

    在他的促成下,IBM、埃森哲、欧姆龙、惠普、CSK等众多企业分别在大连软件园设立研发中心与后台支持中心。记者了解到,软件园在招商过程中,三上参与过沟通联络的企业超过两百多家,难怪,已经70岁的他仍被如获至宝地安排在招商一线发光发热。

    工作,只是三上的一部分,聊起在高新区的生活,他的笑容更多了。“我喜欢大连,爬遍了这里所有的山,大黑山、小黑山、老帽山、步云山、牛角山……”他特别喜欢中国特色菜,比如山西大饼和麻辣小龙虾等等,还报名烹饪班,去学习黄豆炖牛肉和鱼香肉丝的做法。

    作为软件园第一批元老,三上的脑海里至今铭刻8年前这里的模样。“放眼望去,除了棚户区就是果园。最初的办公室在现在东软信息技术学院附近,出租车不愿意来这里,公交车只有一条26路,下了车还需要走很远。”后来,这里渐渐热闹,人才聚居,大兴土木。

    三上在见证了中国软件发展从萌芽至昌盛的整个历程时,已经把自己和这个城市融为一体。三上说,他在这里很快乐!

放大 缩小 默认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 交换链接 | | 合作伙伴:方正爱读爱看网
 
大连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 by www.dlx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A01版:首版
   第A02版:新闻·大连
   第A03版:新闻·大连
   第A04版:新闻·国内国际
   第A05版:新闻·热点
   第A06版:新闻·体育
   第A07版:专题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新闻·热点
   第A12版:生活零距离
   第A13版:党建·新闻
   第A14版:图像·现场
   第A15版:文化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广告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广告
   第B01版:地产
   第B02版:走进亿达·春田
   第B03版:地产企业同贺高新区成立二十周年
   第B04版:地产企业同贺高新区成立二十周年
   第B05版:地产企业同贺高新区成立二十周年
   第B06版:地产企业同贺高新区成立二十周年
   第B07版:地产企业同贺高新区成立二十周年
   第B08版:地产企业同贺高新区成立二十周年
   第T01版:大连高新区20周年特刊
   第T02版:大连高新区20周年特刊
   第T03版:大连高新区20周年特刊
   第T04版:T04、T05(大连商新区20周年特刊)
   第T05版:T04、T05(大连商新区20周年特刊)
   第T06版:大连高新区20周年特刊
   第T07版:大连高新区20周年特刊
   第T08版:大连高新区20周年特刊
126000人才
会聚高新产业创新潮
大连日报 大连高新区20周年特刊 T06 126000人才
会聚高新产业创新潮
2011-4-21 2